下载APP 天气预报
再内向的孩子也不怕表达,因犹太人把这件事做到极致
时间:2017-08-07

    1分钱领取《犹太式最强大脑》


    家长激发孩子天赋必备宝典


    “很多犹太人都非常推崇中国人的智慧,但他们也觉得可惜,中国一些父母和教育家们,对孩子的看法是很片面的。”


    以色列有一位拉比曾这样感慨(拉比是犹太一个特殊的阶层,是老师和智者的象征)。他专门研究传统的中国文化跟犹太文化的相似性,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:中国父母最怕听到学校老师说,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听课,只有你家的孩子在满地溜达。


    最后他反问,“为什么你们总在想尽办法,让孩子变得跟别人一样?”


    在他眼中,珍惜孩子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,正是犹太人之所以能培养出天才或精英的终极奥秘。


    以色列全国各地就建有54个天才儿童教育中心,每个中心都有它特殊的职能,比如专门教数学,或者培养音乐天才,孩子只要通过筛选就能进去,激发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才潜能。


    不仅大环境如此,犹太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,就会有意识地让孩子思考“地球以外的事情”。


    他们每天教育孩子的是什么?去提问。孩子或内向或外向,任何时候都要“厚着脸皮”,表达自己。


    不会反问就担不了大事


    犹太民间很流行一个故事,叫做《犹太女孩的三个答案》。故事非常简单,梗概如下:


    一位犹太长老,只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儿。有一天,长老急着出门参加族群的会议,被女儿拦住,女儿说自己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当长老。


    这位长老笑着对女儿说,这个国家和族群有规定,当长老的只能是男人。但女儿不依不挠说,“我就是要当长老嘛!”


    这个时候,父亲对女儿说,“我问你一个问题,这样我就知道你未来有没有可能当上长老了!”


    父亲的问题是:“有一对双胞胎进入烟囱打扫,出来之后,一人脸黑,一人脸白,请问谁会先去洗脸?”


    女儿不假思索地说:“黑脸啊!”


    这位做长老的父亲失望地摇摇头说:“你完全不可能当上长老。”然后信步就要走出门外。


    结果女儿一把抱住他的腿说:“是白脸!首先去洗脸的是白脸!”


    然而父亲同样轻轻地摇头,说:“这次答案比上一次有进步,你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将来当上长老了。”


    “只是一点点可能?”女儿追问,“不是黑脸,不是白脸,那会是谁先去洗脸呢?”


    父亲有些生气,说自己要迟到了。大步外往走。但被女儿又一次拦住,这次抱住的是双腿。这一次,父亲真的动怒了,说:“别闹了,你还有别的答案吗?”


    “没有答案了。但我有问题。”


    “什么问题?”


    “为什么明明是一对双胞胎,从同一个烟囱进去,同一个烟囱出来,一个人的脸变成黑的,一个人的脸变成白的呢?这可能吗?”


    这一刻,父亲回头,蹲下来,抱起女儿说:“你的问题真好!我现在可以告诉你,你拥有当长老的潜能了,你很可能是我们犹太族群第一位女性长老。”


    这个故事非常简单,但能看出犹太人对于反问能力、质疑精神的重视程度,几乎到了“变态”的境界。


    不懂什么是“不好意思”


    提问提问再提问——不断强调之后,这种习惯就融入了犹太人的骨骼,成了他们的基因。


    《新创企业之国: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》就曾调侃犹太人,说有四个人站在街角,一个美国人、一个俄国人、一个中国人,还有一个以色列人。


    一位记者走向这群人跟他们说:“不好意思,你们对肉类短缺有什么意见?”美国人说:“什么是短缺?”俄国人说:“什么是肉类?”中国人说:“什么是意见?”以色列人说:“什么是不好意思?”


    一位朋友在以色列生活多年,对这一点深有感触。


    有一次,她在社区的餐厅里吃饭,时间已经快接近打烊,餐厅内人不多,这时,突然来了个十几岁的大姐姐跟一个看起来三、四岁的小女生,两个人就在自助餐的“热食区”旁,玩起了相互丢球的游戏。


    多危险啊!她马上走过去跟那个大姐姐说:“这里不能玩球,空间太小,而且有热食,球丢到食物或人都很危险!”


    换作在国内,小孩子要么不听你的,继续玩,要么乖乖的,道个歉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,结果她面前的两个小女孩回了她一句,“为什么?”


    这就尴尬了,更尴尬的是,她们又补了一句,“你是谁?凭什么叫我不要在这里玩?”


    于是她只能耐心地向孩子解释:这里有很多食物,很烫,如果球不小心飞到锅子里,热食会飞溅出来,可能会烫到人,那很危险;这里的桌子,桌角都很尖锐,如果玩球时不小心撞到,会很痛……当然最后两个女孩都听话地到室外去玩了,但这个说服的过程还是让我这位朋友开了眼界,朋友说,“这样的人,在以色列都被叫做‘虎刺巴’,意思是说大胆去质疑,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。”


    这种特质,其实有好有坏,从坏的方面来看,这种大胆,就是“厚颜无耻、无理、挑衅、没有礼貌”,但若用在好的地方,就会成为“不畏权威、勇敢面对困难、颠覆既有思考、超越常规”。


   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的张平教授就认为,任何一个犹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“虎刺巴”,不畏惧权威或尊贵,直截了当。他的教授朋友曾对比了美国与以色列的大学生,并发现:


    美国大学生把教授当做是专家,来听课是为了从他身上学点东西。


    而以色列学生则是把教授当做骗子,来听课是要问到教授露出马脚来。


    如何和孩子真正平等地交流


    犹太人不仅是从文化上,把质疑变成条件反射式的直觉,更从教育上,让表达变成有的放矢的习惯。


    东方人透过背诵学习,西方人透过发问式的对话和讨论学习。这是因为,东方人认为,知识是外在的,学习就是学到外在知识,因此会效仿比自己更早学习、拥有许多知识的人。相反,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开始,就相信知识存在于自身,而非外在,因此不断发问以追求真理。


    他们观察到,在一般的教育场景中,孩子必须对大人恭敬有礼,这就使得孩子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意见,也很难激发出有创意的想法。


    摸索多年后,他们找到了一种名为“哈柏露塔”的讨论式教育方法,无论是师生,还是长幼,任何人都必须以平等的同学关系,互相学习与教导。地位的落差被弥补了,亲子之间,师生之间,就能有更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,在心灵上可以有许多交流。


    这种方法,看起来是一般的聊天,其实大有不同。


    首先,要求将自己所学所知的事,用言语表达出来,并让别人能够理解,本身就是一大挑战;其次,十分强调倾听,只有确实听清楚对方的话,才能掌握话中的脉络,找出可以说服对方的说法。


    最后,鼓励提出问题,努力提出震撼对方逻辑的问题,哪怕是看起来再理所当然的事,也要提出疑问,久而久之自然锻炼成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。


    比如扎克伯格,他的父母就总是鼓励他解释自己的想法,“真有意思,那么,解释给我听听看吧!”


    扎克伯格的父母都是医师,在儿子成长的路上,总是以有逻辑的方式与他讨论,无论他提出多么匪夷所思的问题或答案,都不会感到不耐烦。就在日常生活的一问一答,渐渐培养出扎克伯格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
    9岁他开始展现对编程的兴趣后,父亲除了自己教,还聘请专业程序员当他的家教,帮助他钻研兴趣。 到了高中,扎克伯格就已经开发出能向使用者推荐音乐的程序,微软(Microsoft)和美国在线(AOL)等大企业都争相招揽。


    再如国际知名导演史蒂芬-斯皮尔伯格。他从小就无心于课业,而且因为家人频繁的搬迁,加上犹太背景的枷锁,让少年时期的斯皮尔伯格总是独自一人。这样孤单的孩子,长大后却制作出《ET外星人》、《侏罗纪公园》等史上最多卖座电影,广受全球观众的喜爱,其中关键就在于母亲无尽的爱和包容。


    尽管斯皮尔伯格对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,他的母亲却从来不曾唠叨,为了培养孩子的想像力,她每天一定要为斯皮尔伯格读一篇童话故事,甚至在他少年时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中担纲演出德国士兵。


    斯皮尔伯格的父亲不擅长讲故事,但他会带儿子到故事发生的地方,亲自感受故事的发生。多亏父母自始至终的支持,斯皮尔伯格的才华才得以开花结果。


    补习就可以变成天才?


    那就不是真的天才


    今天,当人们谈到犹太式教育时,总对福布斯杂志曾报道过的一个数据津津乐道:世界上前四百万名的亿万富翁当中,犹太人占60%,但他们今天全部人口还不到全世界人口的9.3%。


    这个数字太震撼,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,犹太孩子的基因天生就比孩子强,其实不是,只是犹太人把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,并且懂得顺应孩子的天性而已。


    以色列的小学生在二年级时,可以选择参加一次全国性考试,这场考试会找出智商超过125的孩子加以特别的课程训练,但对阅读速度太慢的孩子,老师都会明确建议家长别让孩子参加,因为除了让孩子有很多挫折之外,没有其他好处。


    这场考试,内容涉及常识、逻辑、大数目、作文与口试等,但从考试官网,到学校,都不会给考试范围,更别说详细的考试内容,而以色列的父母,也不会为孩子张罗补习班,或做考前突击。


    如果你对此表达吃惊,他们会比你更吃惊,因为在他们眼中,怎么可以为了考到更好的成绩,而报补习班?孩子的资质是天生的,如果补习就可以变成天才,那就不是真的天才了。愿意的话,直接去考试就是了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

    更有一位以色列家长曾直接了当地对我说,“你们中国孩子这种补习法,时间上太浪费了吧?”


    这个问句背后,其实是犹太父母的常识,那就是:比起训练孩子拿好看的卷面成绩,他们更愿意让孩子从小自行摸索,保持自己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,进而呵护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战创意的空间。


    至于孩子的资质,强求不来,教育如果不能让孩子有最大的发展,那就别让孩子变笨,就好了。